首页

套路直播社交女王调教

时间:2025-05-23 22:25:25 作者:印章市集、巡回展览 大钟寺古钟博物馆探索馆藏资源融入市民生活 浏览量:36105

  中新网重庆3月28日电 (记者 钟旖)3月28日,“生命·礼赞”2024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缅怀纪念活动在重庆市人体器官捐献纪念园举行。

  纪念园内鲜花簇拥、翠柏含肃。社会各界人士手持菊花,在低回的音乐声中默哀致敬,寄托对遗体(角膜)和器官捐献者的无限哀思和奠念之情。

图为“生命·礼赞”2024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缅怀纪念活动在重庆市人体器官捐献纪念园举行。中新网记者何蓬磊摄

  “2023年对我来说,是异常艰难的一年。我的女儿18岁,她饱受病痛折磨,又永远离开了我。”活动中,器官捐献者家属代表“小稀妈妈”讲述了亲人在捐献历程中经历过的绝望与期冀、放弃与坚守、欣慰与感动。

  彼时,小稀在生命弥留之际提出“已没办法用自己的能力回报社会,想捐献遗体和角膜,让它们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经过慎重思考,“小稀妈妈”选择尊重女儿意志。“这对我们父母家人来说,悲痛之余也是一种安慰。我们感觉到她还在身边,换眼看世界,继续感受着这个世界的温暖。”

图为“生命·礼赞”2024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缅怀纪念活动在重庆市人体器官捐献纪念园举行。中新网记者何蓬磊摄

  捐献者刁攀娅生前是重庆市江津区的一名消化内科医生。因突发脑干出血昏迷,48岁的她走得匆忙,其捐赠的双肾和肝脏虽让3名患者重获“新生”,但未留只言片语,一度是家人的心结。活动现场,当重庆市遗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和福寿园国际集团西郊福寿园通过AI技术“复现”的刁攀娅形象出现在大屏幕,其女儿黄靖雅与外婆手持黄菊,泪流满面。此番“时空对话”,是母女时隔九个月的“相见”。听到“母亲”说“未来的路你一定要坚强”,黄靖雅不停点头许诺,郑重完成这一场告别。

  据介绍,为便于捐献者家属们能够更好地安排时间祭奠亲人,2024年的集中缅怀纪念活动将从3月28日开始至4月4日结束。其间,重庆市遗体器官捐献纪念园将持续为来园祭扫群众提供缅怀纪念仪式和静默徒步等追思主题活动。

图为“生命·礼赞”2024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缅怀纪念活动在重庆市人体器官捐献纪念园举行。中新网记者何蓬磊摄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随着全社会对人体器官捐献的理解和认识不断深化,参与支持捐献工作的社会新风尚正在形成。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3月25日,重庆市登记遗体(角膜)捐献志愿者超16.4万人,实施遗体(角膜)捐献8600余例,已让6300余位眼疾患者重见光明。另有登记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14.5万余人,累计成功捐献1164例,捐献3200余个大器官,挽救了3070余名器官衰竭患者的生命。(完)

【编辑:李润泽】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寻觅西藏 格桑花开 | 藏医药中的“瘟疫”治疗

春花烂漫,生机盎然。在广西隆林金钟山,满山的油桐花美不胜收。在福建三明格氏栲国家森林公园,栲花迎来盛花期,放眼望去,满山遍野淡黄色的花朵与山水相映成趣。在安徽肥西,郁金香、玉兰、海棠等十多种鲜花争奇斗艳,大家漫步在花海,感受春天的美好时光。

习近平与“一带一路”的故事丨书信里含真情谊

朱凤莲表示,值得一提的是,用歌曲、短剧演绎两岸青年交流故事成为今年文化交流的一个亮点。厦门卫视、中国台湾网、全国台联台胞之家联合出品原创歌曲《等你回家》,融合普通话和闽南话,以乡音传乡情,唱出期盼两岸团圆的真情。云南省台办和云南分社根据香格里拉藏族青年和台湾桃园青年的爱情故事创作歌曲《云台谣》,并拍摄5集微短剧《寻梦香格里拉》,传递两岸青年交流坚定、持久的力量。

美官员又诋毁联大第2758号决议 中方:有关言论是对美方承诺的背叛

如何更好地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助力青少年全面健康成长?这是全国政协委员、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体育与教育学院院长韦军一直关心的事。

武汉花博汇打造知音文化沉浸式夜游

一是深入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拓展和优化中央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功能,加强对中央部门预算执行和地方转移支付资金监控,推进中央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规范应用,保障中央预算单位通过一体化系统完成预算编制、调整调剂等工作。

今日春分 | 春天已过去一半了

一年来,十四届全国政协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聚焦中心工作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协商议政、民主监督,坚持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为推动法治中国建设作出新贡献。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